走在无锡的大街小巷,时常能看到祖辈带着孩子奔波的身影。近期,“‘银发族’扛起陪读大旗”“早七晚九,陪读爷爷抱怨:最恨放暑假”等话题引起锡城市民关注。
7月24日,《江南晚报》旗下微信公众号“升学团子”做了一项暑期培训市场微调查,178名网友参与其中。老年人应该肩负起暑期陪读的责任吗?面对这一问题,8%认为应该,20%认为不应该,72%认为暑期陪读责任在父母,舞蹈培训老人辅助即可。
暑期早上8点多的无锡市少年宫大厅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上培训班的学生及陪读家长。据统计,近百名陪读家长中,有一半是年迈的老人,其余的年轻面孔多属于教师、全职太太等。黄老伯今年69岁了,家住河埒口。每次送外孙女上舞蹈课,两人都要转乘两趟公交车,花费1个多小时才能赶到市少年宫上课。他说:“孩子的爸妈都是双职工,我能帮点就帮点吧。”
孩子暑期报了几门课?培训费用要多少?对父母来说,这是一个来自灵魂的拷问。调查中,47%的家长给孩子报了1—2门培训班,39%报了3—4门,13%报了5门及以上。花销方面,47%的家长一个暑假花费5000元及以上的培训费用,39%花费2000—5000元,13%花费2000元以下。
在一家奥数特色的培训机构门口,记者见到了一位全职妈妈,她的儿子是东亭小学新二年级的学生。“暑期我给孩子报名了数学、写字、语文、跆拳道、游泳5门课,8月份还想让他再学个乐器。”这位家长介绍,每年孩子上培训班的费用大概有三四万,一个暑假就要花掉一两万。

高女士的女儿马上要上中班了,这个小不点的“培训之旅”已有一年。“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给她报了画画、英语两门课,今年暑假学了阅读表演和少儿舞蹈。舞蹈培训”高女士称,少年宫的学费不贵,每门课加上材料费也就600元,两门课加起来1200元。她透露,培训机构收费比较高,去年暑假光一门英语要3000元左右。
7月28日,锡城一家小学提优辅导机构进行秋季班招生考试,从白天持续到晚上,千余名学生赴考。晚上8点半,历时1小时的“三升四”数学考试结束,一名男同学称,一个考场约有60个人,试题涉及了很多课外知识,难度挺大。
微调查中,53%的家长给孩子报了学科类的培训班,31%报了艺体类,剩下的15%报了提升专注力、情商、户外拓展等能力的培训班。可以看出,期待暑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仍是家长的痛点所在。
儿子马上要升初二了,王先生给孩子报了15次的暑期数学课,一节课3小时,150元一次课,从7月20日上到8月5日共花费2270元。王先生称,上课的内容主要是提前学习初二的知识点。当问及上课效果如何,他不免一声叹息:“得孩子愿意学了才能有效果,家长怎么想没用。”

暑期,为什么大多数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往培训机构?调查中,46%的家长认为上培训班比宅家更有意义,26%认为艺体类活动能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17%认为要在暑期超前学习或查漏补缺,还有12%认为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自家孩子也不能掉队。舞蹈培训记者发现,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也是部分家长的无奈之举,原因在于假期无人带娃。
网友平安周菊称:“假期无人看娃已是社会大问题,七月送培训机构,八月都不知道娃能放哪,我们也想看管孩子,可是搬起砖头无法陪伴你,放下砖头无法养育你。”网友小丫儿表示,假期孩子在家长时间看电视,老人不擅长高质量的陪伴,还不如送培训机构。

在市少年宫的家长休息室里,滕阿姨专注地刷着手机,浏览新闻。她说,外孙女马上要升小学二年级了,暑假里报了唱歌、打乒乓、写字三门培训班,上午上课,下午在家待着。“假期么,从早7点到晚6点,我们就为孩子服务了。其实上培训班比在家好。”滕阿姨感叹,“在家老人管不住,让她写字看书,她不愿意的。”


近两年,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关停办学条件不合规、授课内容不合理的机构,同时还要求规范竞赛活动,但不少家长仍然不买教育减负的账,“拼娃”心态根深蒂固。“剧场效应”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一问题:当第一排观众站起来,后排观众也只能无奈站起。同理,当周围很多孩子“抢跑”,其他家长无法淡定,只能“跟跑”。采访过程中,记者常常看到一张张透露着焦虑之情的面庞。

把暑期当做“第三学期”,真的能让孩子如愿提高成绩、舞蹈培训弯道超车吗?业内人士指出,按时给学生放暑假是几乎所有国家的通例,这是自然规律和教育规律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我国,每年七八月份,各地普遍炎热多雨,本不是攻书勤学的好时节。中小学生们的精气神普遍疲乏,学习效率不高。
2017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南外国王国际学校中方校长沈茂德指出,今天所有家长都认识到了,孩子的负担过重,但仍有许多家长坚定地走在“知识早教”“技能早培”的道路上,于是有了疯狂生长的各类培训机构。他认为,孩子的发展本是需要宁静致远的,但很多家长却在“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鼓噪中失去了教育的理性与耐心,学生的成长缺失了学段的特征,幼儿园、小学似乎有了高中一样的程式。
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减轻中小学生课外学业负担,一方面要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校学得更好、更足,舞蹈培训不至于在学校里解决不了学习的问题,还要到校外去搞补偿性培训;另一方面,要提高学校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效、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缓解家长送孩子去培训机构的压力。
今年2月,无锡正式实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目前提供的服务内容为安排学生在指定教室做作业、阅读等最基础的几项。反观上海、南京等地学校开展的课后服务工作,多提供了兴趣班等内容。有媒体报道,部分上海学校还计划开设艺术修养类、思维提高类、科技编程类等课程,满足孩子成长发展的多元需求。

对此,无锡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解释,我市开展课后服务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家长解决无法按时接孩子放学的困难,因此提供的服务内容均为“基本款”,个别学校有社团活动等内容。今年下半年,我市的课后延时服务将坚持规范、稳妥推进,与上半年服务内容基本一致,依然杜绝演变为集体补课。待我市实施课后延时服务一段时间,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再鼓励各地探索个性化服务内容。